中元节和清明节的区别分析
一、俗称不同清明节,俗称“踏青节”、“行清节”。中元节,俗称“鬼节”、“斋孤”、“地官节”,佛教称盂兰盆节。
二、时间不同
清明节的时间,在公历四月五日前后。中元节的时间,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。
三、祭祀对象不完全相同
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,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,是礼敬祖先、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。中元节这一天祭祀的鬼很多,不仅是祖先亲人,也包括了孤魂野鬼。
四、主要祭祀方式不同
清明节主要修整坟墓,以祭祖扫墓为主。在清明,还有踏青、植树的习惯。中元节以祭祀和烧纸钱为主。
中元节的来历介绍
中元节也称作鬼节,源于佛教的盂兰盆会,是一个流行时间很长、流行范围很广的节日。相传,释迦牟尼弟子——目连尊者父母双亡,修道之前十分思念母亲,得道后,他开天眼通在地狱寻找自己的母亲。发现其母堕落饿鬼道中,食物入口,即化为烈焰,饥苦太甚。
目连无法解救母厄,于是求教于佛,以救其母。佛陀被目连的孝心感动,授予其《佛说盂兰盆经》。按照指示,目连尊者与众僧人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百味五果、饭食素斋供奉地狱里的众生,解救了自己的母亲。
因此,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“盂兰盆会”,即我们所说的“鬼节”,也就是中元节。